最新公告

梁山县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17
信息来源:梁山县博物馆

梁山县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

 

梁山县博物馆是我县唯一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全县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展示、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该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4000平方米。功能区域分为序厅、石刻展水浒故里、忠义梁山厅、梁山民俗、水浒文化体验厅、临时展厅、多媒体放映厅。展陈设计以大众的思维角度和多元素的视觉出发,为参观群众提供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体验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参观需求

今年来,在各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全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下,共同奋进,积极推动各项文博工作,为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现将今年工作及下步打算总结如下:

2023年主要工作

(一)藏品征集:积极通过各类宣传渠道,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收藏的具有一定历史、科研、艺术的历史遗物捐赠博物馆。今年征集藏品有50年代至70年代时期的毛泽东像章21枚,清光绪年间“武魁”木质牌匾一块。征集的藏品即丰富了我馆的藏品内容,又对研究各历史阶段发展和清代制度提供了实物参考。

(二)文物保护。为降低或减少馆藏文物病害,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措施和存放环境,我馆委托青海宁古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编制了《梁山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并争取国家预算资金180万元,对梁山县博物馆文物库房、展厅实施保存环境质量监测与调控,建立比较完善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对文物保存微环境实施有效的“稳定、洁净”调控,形成 馆藏文物预防性风险管理机制;为馆藏珍贵文物配置专用囊匣、储藏 柜架及加湿除湿一体机,完善馆藏文物微环境调控设施,并为库房配备 4 台恒温恒湿储藏柜,进一步提升馆藏物的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三)陈列展览。我馆目前基本陈列展览4 个,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陈列展、石刻展、非物质文化展厅、红色文化展。展出文物400余件。在展陈设计上不断优化展陈内容、调整展览文物,让更多的藏品文物展示出来,目前,展出文物基本涵盖了从远古进期的古生物化石,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周至汉的陶器,铜器、石刻画像,铁器,唐至清的瓷器、银器、字画等。

举办临时展览3个,包括:水浒人物书画展,展出作品108幅水浒人物画像;第十四届中国(梁山)水浒文化旅游节“水浒文韵、翰墨集粹”书画作品展,展出古现代书画作品48幅,参展书画家108人;馆藏纸质文物修复成果展,展出纸质文物36幅。临时展览相辅陈列展览,共同为参观群众献上了一场美好的文化盛宴。

(四)文创开发。10月13日,由中共梁山县委宣传部,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山东工艺美术学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山东儒释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梁山县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首届“水泊梁山杯”文创设计大赛及颁奖典礼:这次文创活动,以水浒人物故事为体材,设计创造形式各样的卡通人物像、水杯、笔记本,手提袋、丝巾、手办等一系列水浒原素文创产品。

(五)中小博物馆帮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我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好全省中小博物馆三年提升行动,我馆发挥排头兵”带动作用和资源优势,对口帮扶梁山天成教育博物馆进行提升。主要包括藏品管理水平提升,建立规范804件套藏品账目及档案,包括纸质和电子版。完善了展览的图文版(前言、结束语、说明牌等)5处,协助策划社会教育项目2个,挖掘藏品内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撰写文章 1篇,帮助该馆“文物山东”设立专区,包括博物馆简介、开放信息等,帮助该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博物馆理事会成员范围,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了长效机制,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六)博物馆运营体制创新。我馆不断在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我们还在服务项目上不断提升和改进,一是免费提供人工讲解服务和自助讲解设备,二是免费提供婴儿车,雨伞、充电等服务项目,三是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了良好参观秩序,确保了的场馆安全运行。

(七)对外交流;今年以来,我馆在文化保护与传承、展览、社会教育方面积极与济宁市博物馆,邹城市博物馆、及我县非国有博物馆,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了解其他博物馆先进运行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自已的视野。